九一八:不敢忘,不能忘!

Connor 欧意OKX交易所 2025-09-18 1 0

九一八:不敢忘,不能忘!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是面对劝降时,杨靖宇将军给出的回答。那一刻,他已经6天没有进食;

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一段路轨并嫁祸给中国守军,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的烽火迅速在白山黑水间燃起。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派,到东北组织抗日武装,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长白山区的严冬,气温低至-40℃,杨靖宇将军率领的抗联第一路军吃树皮、宿山林,爬冰卧雪,与敌周旋。1940年2月23日,孤身一人的杨靖宇将军陷入重围,他拒绝诱降,烧毁文件,与敌人血战,直至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剖开了他的遗体,想知道如此绝境中他靠什么生存。令敌人震惊的是,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带着血丝的棉絮。

日本投降前夕,追捕杨靖宇的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用曾经挑过杨靖宇肠胃的同一把军刀,剖腹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中国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所以,为什么要记住9月18日?因为94年前的今天,日本开始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也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自此开始。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的“九三阅兵”中,战旗方队给了杨靖宇支队的战旗十几秒的特写镜头,吉林长春更在9月14日全城点亮“战旗红”,以最高规格、最高礼遇,迎接英雄的战旗荣归杨靖宇将军用生命与热血守护的土地!这不是简单的旗帜,是东北抗联14年用血浸出的纹路,是每一个中国人在面对日军屠刀时没有倒下的脊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处黑暗,但心向光明的希望。

在拍摄短剧时,小演员因为道具枪太重而频频放下,可80多年前,年仅13岁的王慧民就随父亲参加了抗联,与日伪军激战至弹尽粮绝后,和另外七位女英雄一起投江殉国。

所以,我们要把杨靖宇的胃和八女投江的冰窟窿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知道,课本上的“和平”二字,是有人用胃消化棉絮换来的;让他们看到那8个手挽手走近冰河的背影。

今天,我们把战旗接回家,就是把“不投降”的基因续进城市血脉;明天,当孩子能脱口而出杨靖宇、王惠民,就能在下一个十字路口,替我们做出“站直了,别跪下”的选择。英雄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来时的路,也照亮未来的方向。历史从未走远,它只是换了个名字,叫“底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