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多次提“涨工资”后,各省最低工资普涨 多省涨幅超10%

Connor 欧意OKX交易所 2025-10-23 1 0

中央多次提“涨工资”后,各省最低工资普涨 多省涨幅超10%

资料图

【资料来源于中国新闻网、时代周报、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涨工资”成为中央政策文件的高频词。连续4个月,中央层面明确释放“收入增长”政策信号。

近日,人社部网站公布全国各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以2740元的标准居全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最低工资迎来普遍上涨,各省份“第一档”最低工资首次全面站上2000元大关,与中央关于“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

最低工资标准普涨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公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5年10月1日)。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以2740元的标准居全国首位;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北京以27.7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

中央多次提“涨工资”后,各省最低工资普涨 多省涨幅超10%

展开全文

与去年相比,最低工资迎来普遍上涨,多省涨幅超过1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山西、内蒙古、广西等六省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各省“第一档”最低工资,首次全面站上2000元大关。

总体来看,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位居前列。上海以2740元蝉联榜首,北京、天津、广东均超2500元,江苏、浙江为2490元,山东为2400元。与之对比,全国还有6个省份最低工资不足2100元。

此前,个别省份已经连续3-4年未有动作,最低工资仍停留于几年前水平。

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

中央连续4个月提“涨工资”

今年以来,“涨工资”成为中央政策文件的高频词。

3月,在中办、国办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被列为八大行动之首。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出台。《意见》提出,“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中央政策文件已连续4个月提及收入增长问题。

那么,这背后有和深意?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涨工资还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激发内需潜力。

具体来看,近年来,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均高于投资和出口。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居民消费能力增长放缓,消费信心不足,意愿不强等问题。

当前,工资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支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核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要破除“需求收缩、就业不稳、收入预期下降”的负向循环,需要释放更加积极的涨工资信号,通过推动刚性工资合理增长,实现从临时性刺激转向系统性改革,畅通“收入、消费、生产”循环。

与此同时,此次《意见》提出的“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是构建公平相协调的新型收入分配机制。

“最低工资标准主要是托底作用,且和失业保险、病假工资的标准相关。一般来说,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90%,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这意味着,通过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不仅能重塑居民收入预期,缩小行业与群体差距,而且还能增强民生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刘向东说道。

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标准后,哪些人将受益?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其中,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对于确保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收入、促进就业、稳定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常凯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最低工资标准,代表的是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一道保护线,用于确保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能满足劳动者个人及家庭基本生活需求。

尽管最低工资在我国薪酬体系中主要发挥托底作用,但上调后的受益群体远不止低收入劳动者,对其他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带来积极影响。从实际情况看,部分企业最低档工资根据最低工资标准变化而调整后,其他档工资、员工加班费等也会相应有所提高。还有一些“低底薪+高提成”的劳动者,比如销售员、中介人员、带货主播等,他们总收入可能不少,但月收入不稳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他们在业绩低谷的待遇。此外,最低工资也是失业保险金、病假工资等其他一系列待遇的基准线、参照线。

常凯还指出,最低工资的适度提高将发挥带动作用,带来改善民生的综合效应,让劳动者受惠,也有助于促进消费。